管理总览
本管理办法建立全面、规范、可追溯的管理体系,覆盖加工服务全生命周期,核心管理环节包括:
体系目标:实现加工服务各环节可追溯、责任可界定、风险可管控。
产品代码规则
建立标准化产品代码体系,由以下五部分组成:
产品种类**-设计***-加工***-验收*-用户**
(*代表代码位数,根据实际需求配置)
(*代表代码位数,根据实际需求配置)
代码组成说明:
- 产品种类代号:2位字母/数字(如MT代表模头)
- 设计编号:3位数字(关联设计图纸编号)
- 加工单位编号:3位数字(唯一标识加工单位)
- 验收编号:1位字母+数字(验收批次标识)
- 用户编号:2位数字(长期用户唯一标识)
设计管理
设计管理以图纸为核心,建立全流程规范体系:
- 设计依据:用户需求+行业标准
- 核心流程:设计→审核→归档→版本控制
- 管理要求:所有设计文件需经过三级审核(设计员→审核员→批准人)
加工管理
加工模式分为两种核心类型:
模式一:单一工厂加工装配
由一家加工厂完成全部加工及装配工作,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常规产品。
模式二:多工厂协同加工
多工厂分工加工,最终在指定工厂或凯姆勒完成总装,适用于复杂精密产品。
委外加工管控要点
验收管理
验收标准:以设计图纸和加工合同为核心依据,实行双人核验制度。
验收流程
- 一人主验收:对照图纸逐项检查尺寸与工艺要求
- 一人复核:对验收结果进行二次验证
- 合格确认:加盖验收合格章(含验收日期)
- 问题处理:图纸标注问题+验收表记录解决方案
专项要求
重点工序需单独制定验收标准,如:
- 模唇开口尺寸验收规范
- 精密配合面加工精度验收方法
- 热处理工艺质量验收标准
用户管理
需求确认
产品关键参数(如模唇开口尺寸)以用户签字确认的表单为准,我方仅提供技术建议。
产品交接
精密加工产品(如模头)需执行:
- 当面交接核验
- 书面签收确认(使用产品交接签收单)
- 交接过程拍照存档
使用反馈
建立用户使用档案,记录:
- 每次服务的时间、内容及效果
- 用户反馈意见与改进建议
- 产品实际使用工况数据
文件上传区
支持上传加工服务相关的图纸、表单、验收记录等文件,上传后可在文件中心查看(文件将永久保存到服务器)。
选择文件上传
✅ 支持格式:Word、Excel、PDF、图片(单个文件不超过100MB)
✅ 建议按“关联模块”分类上传,便于后续查找
✅ 建议按“关联模块”分类上传,便于后续查找
文件中心(可下载资源)
一、已上传文件(服务器存储)
暂无已上传文件,请前往文件上传区上传。
二、系统模板文件
以下为管理办法配套的标准模板文件,点击即可下载: